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本院概况  师资队伍  教学管理  教学建设  实验实训  学科科研  党群工作  学生天地  下载专区  学校首页 
下载专区
 
教育科学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下载专区/正文
《教育学》考试大纲(公共课)
2012-12-13 09:57  

一、考核的主要范围和基本要求

(一)主要范围:考查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学校德育、班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基本要求:重点考查学生对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教育教学的了解情况,突出考核内容对学生生的实践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要求,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考核的基本内容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考核知识点

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制度;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师与学生;教师专业化发展。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教育概念;教育的本质;教育要素;教育形态;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学概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价值。

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的功能;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的含义;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关系。

教师职业;教师角色;教师素养;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反思;教育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育行动研究。

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学生的主体性;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2)分析与应用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教育的功能;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教学能力;教育机智的应用;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及实际应用;教师反思的意义及方法;教育案例的基本结构与实际应用;教育行动研究法的基本要素与实际应用。

(二)课程与教学

1.考核知识点

课程基本理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学校教学的过程与特点;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质量与评价。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课程的含义;课程理论的发展、经验主义课程论、学科中心课程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存在主义课程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课程设计的概念、目标模式、过程模式;课程目标、特征与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课程标准;教材;课程的类型;校本课程与开发;课程内容的基本观点;挖掘课程内容的方法与思路。影响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改的基本特征;课程设置的整合性;新课程的实施。

教学的概念;当代教学的新观念;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布鲁纳的学科结构教学理论;罗杰斯的情感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多元智力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概念、意义;课堂教学的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学设计的概念、内容;教学目标的要求与设计的主要依据;教学目标的表述;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原则;教案设计的一般环节;导入技能的类型与原则;教学语言技能的概念、构成要素;提问技能的类型与原则;教授技能的类型与原则;变化技能的类型;演示技能的定义与类型;板书技能的定义、意义、类型与应用原则;结束技能的定义、意义与应用原则;课堂组织技能的定义、步骤与类型;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班级授课制的定义、类型与结构;教学模式的概念与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说课、听课、评课的含义、内容和方法。

教学质量的含义与影响要素;教学的“三维目标”及其相互关系;教学评价的含义、原则、种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教学评价方案的编制、实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特点。

2)分析与应用

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落实与体现;教学过程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课堂教学原则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教学方案的设计实践;说课稿的撰写;讲课的操作性要求;听课的过程;评课的重点;课堂教学环节实际应用。

(三)学校德育与班级管理

    1.考核知识点

品德与德育;学校德育的原则、方法和模式;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品德、品德的结构及关系;德育的概念、意义;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学校德育的客观真实性原则、整体系统性原则、辩证发展性原则、知行一致原则、正面教育原则、尊重平等原则;品德教育模式的内涵;品德教育中的认识模式、情感模式、社会化模式、生态模式。

班级管理的内涵;班级组织的功能;班级管理的内容;班主任的角色作用;班主任的工作职责;班集体建设的策略。

2)分析与应用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与德育对策;正面教育原则、整体系统原则、尊重平等原则的实践运用;德育的认识模式、情感模式、生态模式的实践运用及德育方案设计;班集体建设方案设计;主题班会活动的设计;班级管理中常见问题的校正。

三、推荐学习教材

1.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2版。

2. 栗洪武等主编《学校教育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版。

3. 叶澜主编《教育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

关闭窗口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神禾二路
电话:029-81530201  邮编:7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