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26日,由基础教育教材综合研究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顺利召开。教育科学学院高媛副教授带领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张楠、李爱桦一同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届研讨会以“儿童与学校:大教材观下的跨学科教学新样态”为主题,聚焦新时代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前沿领域,深入探究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10月25日,会议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田慧生教授、李玉顺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的张冬梅校长,分别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教材使用的‘三重境界’”“以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基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育人模式重构——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校本化探索”等议题作了专题报告,报告内容具有前瞻性,启发性强。与此同时,大会还设立了“教学新样态案例分享”多个分会场,高媛老师深度参与了大教材观的内涵解读以及跨学科教学实施路径的研讨,与参会代表进行热烈研讨,特别就AIGC赋能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进行了学习和交流,受到很多有益的启发;张楠同学依据个人兴趣,选择了AI+案例会场,李爱桦同学则聚焦于跨学科主题/项目式学习案例进行研讨。各会场分享的“智能种树”“STEM实践中促进小学生数学建模意识发展”“设计思维导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等一线教学实践案例,呈现了当前跨学科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样态。
10月26日上午,三位师生全程观摩了“精品课例展示点评”环节,深入学习了数学、语言、科学等学科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方面的教学设计以及专家点评。


当日下午,师生共同参与了“北师大学生专场”分论坛,聆听了北师大研究生围绕AIGC赋能跨学科学习、大教材观下的教学路径、AI支持的跨学科探究、跨学科教学素养、评价体系构建等主题所作的学术汇报,拓宽了研究视野,激发了专业思考。
本次会议为我院师生搭建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通过系统参与高水平学术报告、案例研讨以及学生论坛,师生深入了解了国内小学教育在跨学科教学、教材建设与人工智能融合等方面的前沿动态,为进一步推动我院小学教育专业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积累了有益经验。
(供稿:教育科学学院 撰稿:高媛 责任审核:江玉印)